close

  本月,英國皇家海軍“勇敢”號導彈驅逐艦訪問中國上海,這是兩國兩軍之間的友好交流,這艘號稱“歐洲最先進”的驅逐艦,也讓中國軍迷大飽眼福,戲稱“英國把六分之一海軍都帶來了”(因為目前英國僅有6艘驅逐艦)。“勇敢”號究竟有多強?曾經威震七海的英國海軍,他們的驅逐艦經歷了哪些變化,他們的艦隊又咖啡機上演過哪些故事?
  實力解析
  “二胎勇敢”級驅逐艦透視
  外觀設計
  艦長152米,滿載排水量7200噸。餐飲設備艦炮前方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周圍都設置了專門的檔牆,來隔絕大浪以及導彈發射產生的火焰,從而可以承受大洋上的驚濤駭浪。
  此外,整個艦體有隱形化設計,不易被雷達系統家具發現。
  官兵數量
  由於操作系統景觀設計先進,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人力,使得如此龐大的艦體,其所需要的額定海軍官兵僅190人。此外,船上還可再搭載額外的60名官兵。當驅逐艦執行多種任務時,這60人的額外運輸編製,便可完成兩棲登陸、救助、海島和海岸防禦等任務。
  推進系統
  45型採用了革命性的整合式全電力推進系統(FEP),包含兩具WR-21中段冷卻再加熱(IRC)燃氣渦輪機組,並通過發電機、電動機驅動兩個螺旋槳,這種推進系統的功率傳輸和利用比率高,人力占用少。而低速前進時則採用配備的兩組柴油輔助發電機驅動。這使得45型驅逐艦能以30節以上的高速前進。
  研發歷程
  6艘45型驅逐艦
  成英軍絕對主力
  自二戰以後,曾經的老牌海洋強國英國,其實力和地位都在逐步淪落。上世紀80年代馬島戰爭中,42型驅逐艦表現不佳。為此,英國方面需要一款戰鬥力強大的遠洋主力戰艦。在1987年,英國試圖與美、法、德、意等諸國聯合研究先進的中型護衛艦。1991年,又試圖與法國、意大利合作研發新型護衛艦。但是這兩次合作計劃,都因為各國意見不統一而失敗。到1999年,英國終於決定還是自行研發一款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導彈驅逐艦,定型號為“45型”。僅首批三艘的預算便高達當時的18億美元,後來單艦造價更上漲到16億美元,可謂價值不菲。
  45型在整體設計上力求周全,擁有足夠的預留空間,確保如果需要對該艦進行性能提升時,不必重大修改艦身結構。軍艦採取模塊化建造方式,艦體和各功能模塊分別建造之後再組裝,不僅減少了建造時間與成本,未來進行維修、改良也十分便利。
  在之前的十多年折騰里,英國積累了不少經驗,這款新型的導彈驅逐艦也可以說是英國十多年科技和工程積澱的結果。它不但是英國有史以來噸位最大的驅逐艦,在裝備武器和航電系統等方面也具有歐洲乃至世界先進水平。首艦就是本次訪華的“勇敢”號,2003年開建,2006年下水。因此也有人把45型驅逐艦稱為“勇敢”級。此後幾年間,英國又先後建了5艘。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目前所有的航空母艦都已退役,這6艘45型驅逐艦便是絕對的主力艦。其戰鬥力遠遠高於英軍的23型護衛艦以及42型驅逐艦。它當之無愧地代表著古老的海上霸王在21世紀海洋上的威嚴。
  武器裝備
  第一批3艘45型驅逐艦配備了6組八聯裝的Sylver A-50垂直發射器,而第二批3艘則裝備了8組八聯裝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這些導彈發射系統,可配置性能優異的紫菀防空導彈(英國又稱其為海毒蛇)以及戰斧巡航導彈、VLA反潛火箭等,既可以防空,又可以對陸地攻擊,還能反潛,可謂海上多面手。
  45型還裝備了一門MK-8型113毫米艦炮,具有隱身炮塔。為了對近距離的海空襲擊進行防禦,還裝備有兩門DS30B型1.2英寸機關炮,射速達每分鐘650發,併在陸續加裝兩門美製密集陣MK-15近迫武器系統,設置在艦體兩側。45型還將配備魚叉反艦導彈以及兩組324毫米雙聯裝固定式魚雷發射器。此外,還搭載了1至2架直升機。
  為了管理這些武器,45型配備CMS戰鬥管理系統,與艦上各系統聯結。CMS系統採用分散式架構,擁有25個多功能顯控台,其傳輸控制速度比傳統的集中式系統更快,而且即使在戰鬥中部分系統失效,仍能發揮一定的管控功能。
  航電方面
  45型驅逐艦配備全整合式通訊系統(FICS)、SCOT-3衛星通訊系統、自動化平臺管理系統、METOC海洋氣象系統等裝備,能對艦船的本艦狀態和航行、武器、敵我識別等功能模塊實施自動化中央監控和管理。反導彈系統PAAMS的雷達則採用桑普森主動式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其某些方面性能甚至超越了美國宙斯盾系統。
  這樣一艘戰艦,既具有強大的防空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對艦、反潛和對地中遠程打擊能力和近防能力,其綜合戰鬥力,已經凌駕於二戰時的巡洋艦之上了。
  雄姿背後
  掩不住的失落
  45型驅逐艦是21世紀初期最尖端科技的產物,它在建造觀念、自動化程度、動力系統、科技層次等方面領先同輩,尤其雷達和防空導彈系統的技術層次與各項性能不遜於頭號霸王美國,確實可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但這驕傲本身卻又難逃昔日輝煌逐漸沒落的陰影。
  由於經費、技術等各方面原因,45型驅逐艦的研發周期一再延後。比如首艦“勇敢”號本應在2004年下水,結果卻延遲了1年多。最初,45型驅逐艦預計建造12艘,然而皇家海軍經費持續縮減,後來又為伊拉克戰爭後的駐伊英軍每年耗費巨資。45型驅逐艦的計劃產量由12艘降至8艘,又降至6艘。同樣由於財政預算,45型驅逐艦的火力強度、航電性能等,比當初雄心勃勃的計劃也大打折扣。不但艦體滿載排水量由計劃中的8000噸下降到7200噸左右,甚至先進的桑普森雷達與戰鬥系統,也因為匹配的武器不夠好,影響了它們的潛能發揮。
  因此,45型驅逐艦空有先進的建造理念和自動化系統,但它比早十多年的美國伯克級驅逐艦整體戰鬥力尚有差距,甚至比起歐洲法、意、西、德等國的主力驅逐艦來也不能說全面占優,而是各有長短。在45型縮水的雄姿後面,是老牌皇家海軍的衰退。
  翻開族譜
  從“小兵”到“主將”
  有趣的是,驅逐艦正是英國海軍發明的。100多年來,英國驅逐艦不斷更新換代,其戰鬥力越來越強,在海軍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哈沃克號:橫空出世 具有劃時代創意
  19世紀後期,海戰進入戰列艦主導、巡洋艦輔助的時代。當時的海上霸王英國造出了魚雷快艇,並迅速被各國仿效,結果反而威脅到英國自己的大艦隊。為了對抗魚雷艇,英國又開始研製另一種軍艦,其艦體較小、速度快,被稱為“魚雷艇驅逐艦”,簡稱“驅逐艦”。
  1893年10月,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哈沃克”號下水。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驅逐艦。它排水量275噸,裝備1門中型火炮,3門速射炮,3具魚雷管,航速27節。它的速度完全能夠追上敵方魚雷艇,並用火炮消滅它,也能夠憑藉高速向敵方大型軍艦發動魚雷襲擊。驅逐艦誕生後,那種單純的魚雷小艇遭到完全壓制,而驅逐艦則逐漸成為各國艦隊組成的一種常備兵種。
  一戰時期:大顯神威 偷襲德國軍港得手
  一戰時,驅逐艦已成為大艦隊中必不可少的艦種,一般排水量在1000噸左右,裝備100毫米火炮和魚雷。這種配置遇上戰列艦的巨炮當然是死路一條,但如果展開魚雷突襲的話,也能對敵艦造成巨大威脅。在海戰中,驅逐艦通常被編為中隊,向敵方進行魚雷攻擊。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隊在開戰時擁有80艘驅逐艦,而整個一戰期間英國製造的驅逐艦總數則多達數百艘。
  這些驅逐艦在大戰中多次完成重要任務。比如赫爾戈蘭灣海戰中,英國出動30多艘驅逐艦偷襲德國軍港,不但擊沉德軍多艘驅逐艦,還誘出了德國輕型巡洋艦,使之被英國的戰列巡洋艦重創。在日德蘭大海戰後期,英國一支驅逐艦隊勇敢攻擊德國殿後的艦隊,儘管己方4艘被擊沉,卻用魚雷擊沉了敵方1.4萬噸的裝甲艦“波默恩”號。
  隨著德國無限制潛艇戰的開展,英國驅逐艦在護航方面更是大顯身手。因此,儘管英國驅逐艦的名頭不像戰列艦、戰列巡洋艦那樣威風凜凜,然而它們確實是英國最終勝利不可或缺的一環。
  二戰時期:殊死搏鬥 撞向強敵傲然沉沒
  到二戰時,輕型驅逐艦也有1000多噸,大的可達3000噸,接近一戰中輕型巡洋艦的塊頭。在後期由於航空母艦的出現,飛機逐漸成為海上大戰的主要攻擊方式,因此驅逐艦在傳統的對艦、魚雷、反潛基礎上,又加強了防空能力,成為真正的海上“多面手”。英國此時已經被美國趕超了海上霸主地位,但它依然擁有數百艘驅逐艦的龐大兵力,在地中海、大西洋和太平洋上,與德意日海軍展開了多次殊死搏鬥。
  1940年的挪威戰役中,英國1400噸的G級驅逐艦“螢火蟲”號遭遇了15000噸的德國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面對強敵的203毫米重炮,螢火蟲號毫不畏縮,先是以魚雷攻擊,落空之後,直接高速向敵艦攔腰撞去,在敵艦右舷撞出數十米長的裂口。隨後,艦首全毀的螢火蟲號傲然翻沉北海,艦長被追授維多利亞十字勛章。
  隨後的幾次戰鬥中,以驅逐艦為主的英國海軍幾乎全殲德國護航艦隊,使攻占挪威的希特勒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大西洋反潛戰鬥中,驅逐艦成為保護英倫三島生命線的中流砥柱,而在太平洋戰場上,英國驅逐艦也頻頻立功。1945年4月,5艘英國驅逐艦擊沉了12000噸的日本重巡洋艦“羽黑”號。
  以二戰後期的“戰鬥級”驅逐艦為例,滿載排水量2800噸,長115.5米,艦員編製330人(戰時),最大速度30.5節。裝備4門114毫米速射炮,1門100毫米高平兩用火炮,8門40毫米火炮,6門20毫米火炮,此外還有8枚魚雷和60枚深水炸彈,還裝載了對海警戒雷達和對空警戒雷達。
  二戰後:變身主力 馬島上演恥辱敗仗
  二戰後,隨著飛機潛艇的不斷強化和導彈投入應用,海戰“巨艦大炮”過時,戰列艦成為古董,巡洋艦也逐漸退役。而原本的配角驅逐艦,反倒成為各國海上的主力艦種。這一時期的驅逐艦,噸位繼續提高,加裝反艦、對空導彈,還開始配置直升機。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後地位雖然一落千丈,但為了盡可能保持當年日不落帝國的雄威,在驅逐艦的建造上,還是不遺餘力的。
  二戰後英國有代表性的一款驅逐艦為42型。該艦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製造,前後三批14艘。其中首批的排水為4150噸、乘員312人。裝備了1座雙連裝海標槍導彈發射架、2架4連裝魚叉導彈等。此外裝備有先進的火控雷達、對空雷達和搜索聲吶等,並搭載一架山貓直升機,堪稱當時較為先進的一款驅逐艦。然而為了壓縮成本,這一款艦型不但噸位較同期美法驅逐艦小,而且裝甲也較為薄弱。這種“節省”帶來了慘重代價。
  在1982年馬島戰爭中,3艘42型驅逐艦作為當時的新銳武器參戰,結果首艦“謝菲爾德”號被阿根廷導彈擊沉,“考文垂”號則被阿根廷空軍炸沉。馬島戰爭是揚大英國威的一次勝仗,但42型驅逐艦上演的卻是恥辱的敗仗。接受教訓後,後續的42型驅逐艦不但提升了噸位,而且加裝了密集陣近防火力。儘管如此,如今服役三四十年的42型,早已老舊不堪重用。楊益 J172  (原標題:歐洲最先進驅逐艦究竟有多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y29gymqx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